黄亦玫在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之后,离开了上海,带着女儿回到了北京——这个自己长大的地方,家人敞开怀抱接纳了她,在上海考研,结婚,生子,离婚,几年的时间仿佛过了半辈子。
黄亦玫身心疲惫,用了一段时间好好思考未来的方向。
黄亦玫一边照顾孩子,一边重新拾起了自己曾经最爱的艺术,这是她的天赋,她与生俱来就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力,也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。
人生应该是自由创造,人要有做决定的勇气,也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。我们的心都有过滴血的时候,伤口或许好了,但疤痕长留。
黄亦玫跟姜雪琼合伙经营画廊,在展出的时候,黄亦玫设置了一个有趣的环节,现场摆了一架钢琴,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展品,只是驻足参观,之后就离开了,只有傅家明,他坐下来弹奏了一段,之后就发现了一系列的“开关”,他顺着各种各样的指示箭头到达了一个悠长的过道,来到了黄亦玫摆放的一幅画面前,他仔细看了这幅画,之后在这幅画周围加了一些音响设备,原本很压抑的一幅画,在改造之后变得充满热情。
只是一些小的改动,一幅画的气质,氛围就有了天差地别。
这个小巧思跟十多年前的一幕遥相呼应。
那时苏更生和黄亦玫去看展览,黄亦玫看到一台点唱机,周围的人看完就走了,只有黄亦玫投了一枚硬币,点了一首歌。苏更生还吓了一跳。
黄亦玫和傅家明是灵魂伴侣,他们都喜欢创造性的东西,喜爱冒险,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充满热情。
就像黄亦玫对姜雪琼说的,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休息,对他(傅家明)来说,这(艺术鉴赏和创作)不算工作。
傅家明从小的愿望就是爬山,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,他终于跟黄亦玫一起,克服了糟糕的天气,冒着大雨爬到了山顶,欣赏着绝美的夕阳,傅家明靠在黄亦玫的肩膀上,永远闭上了眼睛。
在没有傅家明的日子,黄亦玫喜欢骑着那辆重型机车,在路上疾驰而过,她很悉心地保养着这辆摩托车,仿佛傅家明一直陪伴着自己。
转眼七年过去了,黄亦玫遇见了何西,这是一个24岁的小伙子,帅气,阳光,大长腿,此时的黄亦玫已经40岁了。
何西喜欢黄亦玫,而黄亦玫开始对何西产生微妙的感觉,是何西帮他修摩托车的时候。
这台摩托车就是傅家明啊。
多年来,这台车带着黄亦玫走走停停,仿佛傅家明从未离开。这台车载着黄亦玫去看了更大的世界,就仿佛傅家明也看到了。
何西的事业处在上升期,只是遇到了一些困难,黄亦玫开导他:
你才24岁,除了生死,没什么大事。我从来不承认自己不行,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呗。反正我才刚40,搞不好我能活到90,那我就离死还有50年时间呢,我现在就是个小孩,有的是时间。想做什么就去做,只要迈出第一步。
在机场分别的时候,何西送给黄亦玫一朵玫瑰花——他自己亲手做的,铁制的“铿锵玫瑰”,黄亦玫很喜欢,何西在黄亦玫的额头吻了一下,黄亦玫拥抱了他。
一年之后,我就会回来,等我回来的时候,我想跟你一起。
不要承诺未来,这一年会发生很多事,我们会遇到很多人。未来会发生什么,我们其实谁都不知道,这种不确定……
你有你要飞去的地方,我也是。
过你自己想要的生活,别多想,人这一辈子、说白了,也就那么几十年,只要开心的时候比难受的时候多,那你这辈子,值了。